趁著低手哥要去蘭嶼之前,也剛好遇到4年多來少見一次的行情,加上又正在擬定資金部位進場準則,原本這模式想在上課講,但一直就時間不夠,乾脆就專文寫篇文章教學一下好了。
當沖操作的分類,一般分作『主觀交易』與『程式交易』,而『主觀交易』又能分為『盤面交易』與『模組交易』,低手哥教的偏向後者,但程序SOP就是前者,這兩者主要以『盤面交易』為大宗,畢竟眼見為憑,且技術分析派也屬於此類,所以衍生出很多類型,譬如『買賣力道』、『K線指標』、『均線』等等,但基本上不脫離藉由盤面數據來範疇,因為不太需要盤前做過多規劃,所以看盤時會比不看盤時忙,優點是即時反應當下的盤勢,只要技巧高明,幾乎不會做不到的盤。
『模組交易』是比較複雜的交易模式,內容上就會跟『籌碼』、『國際股市』、『法人成本』等有關,屬於短線上比較長週期的下單方式,因為需要先規劃,盤後功課會比較多,優點是對中線掌握能力比較好,盤中也不會太累,因有是先規畫,進出較有依據。
但多半這兩種都是混合模式,不會有人完全不看籌碼,也不會有人完全不看盤面,只是比例上的差別而已,但因比重的差異,就會衍生出兩種下單的組態,低手哥自己稱作『快速交易』與『期望交易』。
快速交易,基本概念就是『有機會就進場,有危險就離場,看對就加碼,看錯就砍掉。』
期望交易,他的概念則是『在最符合規畫與安全的位置進場』,壓低技巧單的比例,提升方向單的比重。
低手哥就要藉著今天的盤,來解說這兩種的差別。
快速交易者:
雖然一開盤就完全與劇本不同,但快速交易者會依照盤面作判斷,早盤符合了幾點空方現象:
1. 跌落開盤點之下
2. 一致破低
3. 買賣力道偏空
4. 力道滿足(關鍵)
所以這時打到9150後反彈回到9175附近,就是第一個空點,空方第一次佈倉點,但如果拉過這個平台,就立刻手動砍單,跌破9150則加倉。
但如果是先向上走高而手動砍倉,後面再次出現空點仍要再次進場作空。
假設破低後又出現反彈,那也得再次手動砍倉,繼續等待空點。
如果順利下去後,就開始在支撐位置調節,所以理論上9100會調節到手中只有小部位,或是出現止跌現象時出場。
空手後,接下來就是依照準則尋找反彈起來的空點,這空點經計算就是在9050附近,但因為快速交易者不會掛價做空,所以多半不會真的成交在9050。
這筆單對進場的人不輕鬆,因為他沒有很順的下去,且出現一次反彈回到平台的走是,所以這時多半就會先出場,因為危險性提高了,這筆單有機會虧損。
但之後接近轉折時間(如果操作者具有這樣的概念)持續破低,那就會順勢作空。
而這筆單在反彈出現一定幅度後就會開始回補。
等到反彈後,指數再次下探,空單再次進場。
但這次空單會被越過前高,會被停損,當然,如果中間先跑是有可能小贏,但整體這筆單輸的機率高過贏的機率。
這樣的交易模式,在今天就是可以大賺,雖然也會有被停損的時候,但損失都小。
但請各位想想,這樣的模式有甚麼問題?
歡迎大家發言啊!
ok ,今天先講解快速交易的方式,
祝各位作單順利。
【7月籌碼期沖術】
課程報名連結:
http://goo.gl/forms/3w1vM1Ag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