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信大家在這市場浸於了這麼久,一定有累積出對盤勢的敏感度,我們簡稱這就是盤感。

 

在低手哥社團這邊,不少朋友也是專職操作,對於盤勢透露出種種的訊息更為敏感,所以專職操作對於變盤當天確實存在比較高的掌握度,向今天的盤就是,不過低手哥今天不是要跟各位解盤,一天的噴出,無論做到還是放掉,都不應該影響操盤者的心才是,我相信大家也是如此的在保持的。

 

一般人在開始操作時,幾乎所有人都是沒有一套『固定邏輯』的,這現象再正常不過,畢竟在進入一門學問時,不可能有人就先是教授的身分了吧?籃球大帝喬丹也不可能是先進入NBA,才開始學運球吧?

 

既然懵懵懂懂,那就得先找個基準工具來使用。

 

這時最常被使用的就是技術分析,也是仿間最多老師教授的項目,因為他是一套數據化統計的方法,基本上算是科學的工具,為什麼低手哥要說『基本上』呢?因為技術分析雖然是統計分析,但在基準參數設定上是可以調整變動的,光是這點就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

 

打個比方吧,用技術分析作股票的朋友一定不少,有沒有種感覺,技術分析總讓你賺小的、輸大的,有時KD在低檔20交叉向上時進場就有用,有時卻出現低檔鈍化,讓你連吃好幾天黑K,有人認為是KD表現的過為快速(但其實RSI更快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搭配MACD這種雙指標的方式就被提出,但錯失最佳進場點的問題又再次衍生出來,且仍無法克服鈍化的情況。

 

ok,你說這是技術分析的問題嗎?

這答案既是又不是,是的原因在於,技術分析所量化統計的方式就是價格、時間與周期的概念,簡單講,當KD交叉向下時,修正的可能價格,也有可能是時間(價格盤整),也有可能是兩者皆是,但也有一種是繼續向上走高,這也是大家最聞風喪膽的鈍化。

 

KD交叉向下原本是修正訊號,但實務上卻衍生出多種狀況,這就容易造成使用者參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很有趣吧,原本應該是一個極度科學化的工具,但最後卻轉變成一種主觀的交易方式。

 

不過,你要說其他工具就沒有這種現象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他工具絕大多數都有這種狀況。

 

講到這邊,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一個在出現某種訊號時,該往哪種狀況作判定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邏輯,低手哥在明確定義一點,這正式名稱叫做『假說邏輯』,在這個邏輯所設定出的框架,來定義與判斷工具所產生的訊號,其結果的機率分配為何。

 

如果你覺得這樣講太文言文,那低手哥就拿前面的例子來解釋。

 

既然技術指標有這樣的盲點,KD向下的訊號最終可能會出現多種結論的狀況,那我們就得分辨何種狀況最容易發生,假設台積電今天出現KD交叉向下了,理論上你的動作應該是減碼,或是放空台積電或是期貨,但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你可能會先去查查外資在這段時間買進了多少,再去看看大盤的KD是否也開始修正(因為台積電與大盤連動性極高),這時又想到台股跟美股連動性也很高,所以再去看看美股的狀況好不好,近期有要公布甚麼經濟數據,經濟數據預期是好還是壞。

 

然後你最後判斷出,這一波拉回是買點,你不但不減碼,還打算在台積電長黑K時進場加碼。

 

這一連串的過程,是否覺得格外熟悉呢?

而這一連串的推導,其實都只是為了在證明一件事,那就是這個多方趨勢是否仍然存在,只要多方趨勢維持,長線的股票操作拉回就是買點,急跌也是買點,由美股意外的下挫而拖累台股時更是買點。

 

當你形成這樣的邏輯並且開始定義出自己的一套進出場策略後,你的主觀認定就開始有了客觀條件的輔助,你跨過了一般人難以跨過的那道關卡,你已經是自己的大師了。

 

多數人在成為骨灰級股民後,仍缺乏這樣的邏輯,這造成經驗有了,盤感有了,但『一單在手,希望無窮』的現象也跟著出現了,你或許有著這樣的經驗,在跟骨灰級股民朋友聊天時,他手中的持股或是多空的看法明顯與事實有所出入,你隱隱感覺到不太妙,但他仍堅持著他的觀點,你能說他的說法有錯嗎?宏達電快跌破100塊了,但他『KD正處於低檔,即將交叉向上』、『一個高階手機的高價股不可能跌破百元』、『聽可靠消息說這個月營收不錯』,是不是很難反駁?

 

他說的可能對,但也可能不對,說不定他講對了,下個月宏達電就開始不斷拉升,但也存在著跌破百元後一路下探的狀況,但這時重點已經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風險的問題,來假設這樣的場景,現在你空手等待進場,現在的宏達電會成為你優先購入的股票嗎?即便你打算買入,你願意動用超過50%的資金嗎?

 

即便你知道存在著反彈的機會,但風險考量一定會讓你先去尋找其他更好的標的物。

 

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狀況下,操作者本來就該秉持著『有危險就跳開』這樣的核心邏輯來面對一個處於高度風險的標的,這個邏輯說起來非常簡單,一支正在下跌的股票,有可能反彈,但也有可能繼續下跌,即便反彈了,也容易因為上方的解套賣壓而減少反彈的幅度,簡單講就是即便搶到反彈也賺不多,但要冒著牆倒眾人推的風險,所以應該要避開,即便賺不到,也不要在這邊輸一票。

 

但如果你硬要說這些給你骨灰級老股民朋友聽,你跟他戰三天三夜也戰不完,因為他在於主觀的認定完全被手中的部位所綁架,但又缺乏著客觀的條件來輔助自己的判斷,這就像失去了刻度的一把尺,他的功能已非幫你度良長度,而在你拿來打小孩時比較順手。

 

一般而言,低手哥所見過的操作者,在建立邏輯這一塊非常的薄弱,他們大多都有著一定的操作經驗,也存在著一定的盤感,但操作仍是相當程度的不穩定,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建立假說邏輯這一塊,跟他們討論盤勢常常流於口舌之爭,最大的主因在於他們心中早有定見,但又缺乏邏輯主軸作為基底,最後就變成他們先決定了心中的方向,在來找理由來強化他的論述,這就形成了『主觀的認定,但非客觀的條件』,所有的條件只為了填補主觀認定的不足,這早已失去了科學的範疇。

 

而少數的操作者,在初期摸索邏輯時,就開始藉由主觀的認定(盤感)來建立客觀的條件(邏輯判斷),主觀認定的優勢在於掌握最佳的進場時機,但客觀條件則在保護你的資金與穩定你的操作,因此這裡就成為不凡與平凡操盤手的分水嶺,不凡的操盤手,建立邏輯,面對現實,旨在穩定獲利,平凡的操盤手,依賴主觀感受,忽略主體事實,因為他旨在一夕致富。

 

因此低手哥常跟自己的操盤手說,即便你主觀的認定可以進場了,但也得客觀的條件配合才行。

我可以接受因主觀條件的認定而進場,不過一旦發現客觀的條件未配合,你也應該及時出場,我們是人,不是神,人一定會犯錯,只要我們把重點放在比昨天更好一點就好,而神是給人拿來拜的,神不會錯,錯的永遠是你們這些人,我們不要當神,因為我們是活生生的人。

 

 

祝各位做單愉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低手解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