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不太算熟的朋友,在他Facebook發表著一篇感想,感想內容大約是說,前幾年做某某生意愈到了誰,但沒想到他那個人華而不實,害他生意失敗,真是看錯他,前年又遇到某個原以為是大格局大氣度的人,但又沒想到他害這位朋友賠了數百萬,去年又遇到一位帶領他成長的人,但又又沒想到這那個人只是嘴燦蘭花,說得到做不到,所以今年他自己開始誰都不相信,就自己做,已經開始漸漸上軌道了。
最後他給自己下了一個結論,那就是:
"太重感情,遇人不淑"

整篇心得我看了很多"沒想到"、"想不到"、"害我XXX",再加上他一堆朋友案的讚和留言,都是諸如"你人太好了,所以才會被騙"、"加油!成功終究屬於你"等等安慰打氣的話題,我是很好奇啦,一個整天號稱自己是老闆格局的人,會需要靠這種文章來"取暖"嗎?

好啦,我不是老闆,也沒開過公司,沒立場這樣講人,說不定郭台銘、張忠謀他們有FB的話,也會上去取暖啊,只是我這種凡夫俗子不知道而已,嗯,解釋的過。

不過我對於這位朋友所下的結論有疑問,"太重感情,遇人不淑"。
我曾聽說,當人家第一次騙你時,是人家壞,但騙你第二次,就是你呆。
只不過這句話沒說明如果是不同人但都是第一次騙你時該算他壞還是你呆就是。

遇人不淑所以生意不成功,所以"遇人很淑(形容很怪,懂意思就好)"生意就一定會成功?
阿當老闆的人不是本來就該自己判斷然後殺出一條血路的嗎?還是我看的那些名人傳都是唬爛的,我在書上也沒看見甚麼大老闆都是跟著人家的腳步一路成長然後變成現在的大老闆的。
但反思考,說不定這些老闆有,但礙於身分不敢寫吧?嗯,邏輯很合理,不是沒有,是我不知道而已。

被拐了那麼多次,最後得到的結論是,還是自己來最好。
我想想,總共被大騙了三次,小騙無數次,做生意將近十年,現在才發現自己來比較好,這反應會不會太慢啊?
當老闆的人不是應該都是靈活的人,很會應對不同的狀況嗎?還是其他名人傳又騙我,其實當老闆的人反應都比一般人慢好幾拍,一件事要等快十年才能懂?嗯,這邏輯很合理,書中的那些老闆是特例,一定是如此。

不過我覺得,一直遇人不淑,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做比較好,應該多少都有點帶著一點"想被人家領導"的心態吧。
這種人就像是那些一直上很多"如何才會成功"課程的人一樣,想要找一位大師來帶領他們"快速成功"(題外話,快速成功這詞真是致命春藥),但老闆不都該非常有主見,才能帶領公司在市場中殺出重圍嗎?
好啦,書中又騙我對吧!


我當時其實很想在他的FB留言說,當一個人一直被詐騙集團騙錢,第一次是因為說國稅局退款讓你轉帳被騙,第二次是因為有人跟你說一起用幾萬元換路上老婦人手上的金條,結果是一堆報紙,第三次是投資某星球的礦產,一個月說會有100%的獲利,你說是誰的問題?

但我可不會笨到po這些上去讓他朋友圍剿,他如果一直想找大師,那就永遠沒辦法當大師,看他甚麼時候才會發現,一直遇人不淑不是他眼中大師的問題,是他的問題。
其實我也不相信他會完全不知道這件事,錯一次痛,錯兩次呆,錯三次?那就是自願性被騙啦,怨得了誰?

我認為只有當他把想找大師的這種想法杜絕,自己去殺出一條血路,才不會一直這樣遇人不淑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低手解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