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6月開始世界股市不安定,各國紛紛跳水下挫。

美股也開始出現少見的重摔,低手哥也總算聽到自己的朋友開始問我:空頭來臨了嗎?

 

低手哥其實很想說,大盤從1萬點摔到現在8000點不到,你不可能沒有感受,而到現在才問這個問題,只是因為受不了而已。

 

口說無憑,就讓數字來說話。

 

台股相對弱勢  

下表是世界重要的股市跌幅概況。

從表中可以知道,台股只稍稍比中國好一些,中國在政府宣佈強烈救市並有條件禁止放空的政策下,目前跌幅還守住20%以內。

 

 

 

但低手哥必須要說一件事,散戶畢竟是以短線操作為主 ( 輸了不停損不能算 ) ,所以重點要放在

 

『到底跌完了沒有??』

 

關於這個問題,眼見為憑,我們先來看看美股、台股、德國、日本與陸股日 K 技術線圖。

 

世界重要股市日K走勢一覽 

【台VS 股】

相較於美股,台股非常弱勢,僅有在 4 月中旬因滬台通話題發酵時漲幅短暫超越美股, 5 月橫盤,自 6 月起則開始不斷下跌,反彈的次數不多,幅度也不大。

反觀美股,從今年 3 月以來就是呈現橫盤的狀態,雖然不斷的創新高,但幅度都不大,也直到現今 (8 月下旬 ) 開始起跌。

 

 

【德國 VS 美股】

德國是歐盟模範生,雖然歐洲央行 (ECB) 在今年 (2015 )1 22 日宣布總資金達 1.1 兆元的購債計畫 ( 就是 QE) ,讓德國不斷創高,但受限於歐盟部分會員如希臘不斷出現債務危機之下,比美股更早出現疲態,並開始做頭。

 

起跌時間也是 6 月,與台股不同的是,德國橫盤了 2 個多月,才與美股相同時間破底下殺。

 

 

【日經 VS 美股】

日本自 2013 年底宣布 資產購入計畫 』後,股市就開始一飛衝天,這也所謂的量化寬鬆(QE)。

 

2014 年10月安培內閣宣布擴大QE規模,購入資產規模從原本的60~70兆日圓擴大到80兆,股市更像脫韁的野馬一般,一路狂奔。

 

從下圖也可以看到,2014年10月開始起漲後,來到最高點的漲幅已超過40%,也是全世界少數強勢的股市。

 

與美股相同,也是8月下旬開始起跌。

 

 

【陸股 VS 美股】

今年 3 月,曾經聽一位大陸朋友開玩笑說,缺錢搶劫那是笨蛋,放錢在股市穩賺 !

從下面的 K 線圖能發現陸股從去年 11 月中旬開始出現井噴行情,從 2500 點衝到最高到 5000 多點,漲幅高達 50% 以上,主升段主要是今年 3 月這波。

 

但這邊詭譎的一點是

中國經濟數據是下滑的。

 

這表示中國股市與經濟數字背道而馳。

在沒有基本面支撐下,各位也能見證人性在股市的瘋狂沒有極限。

 

陸股較台股晚半個月下跌,但衰落幅度之大、每日波動之高讓人瞠目結舌。

而在政府宣佈干預後出現整理行情至今。

 

 

世界股市,誰強誰弱? 

綜合比較來看,陸股跌幅最重,美股與日經最強,歐股其次,台股再其次。

如果你有 『至少我們不是最差的』這種想法,那低手哥就要告訴你,你可能犯下大錯囉!

 

剛剛都是與最強的美股比較,現在把最弱的台股和陸股比較,你就能知道原因了。

 

 

由上圖可以發現一個情形,那就是台股至今都還沒進入 箱型整理 』,也就是型態學上的『打平台』

自從融券由 90%-->120% 後,低手哥就告訴學員們後市不妙了。

 

股市就是一個限制越多,代表出事機率越高的場所,且並不代表你禁止放空或增加做空的難度,股市就能因此好轉。

 

台股目前還處 勢頭 上,也就是說,台股還是一把正在 『正在 掉落的刀 』。

你是不是腦袋中想起了一句話?

 

對,就是那句

『不要伸手去接落下的刀』

 

趨勢是無人能阻擋的力量。

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勢而為。

 

期貨避險的必要性 

一般投資大眾的觀念,多數還停留在避險是大戶、法人才需要做的工作,散戶不用。

低手哥初入市場也是這麼認為,但隨著操作的經驗提升,發現散戶更需要避險,只是方法不同。

 

【法人的避險概念】

法人的避險概念來自於部位,因為現貨部位龐大,當意外事件發生時,期貨反向的操作可以彌補現貨的損失。

 

【散戶的避險概念】

就這一段時間低手哥觀察下來,散戶普遍部位不超過 1000W ,較少如法人因部位而做期貨的反向避險。

因此散戶避險概念在於 風險管理 』,也就是說,利用期貨作為『行情多空溫度計』。

 

期貨的5大功能 

1 、轉折風險 不合理,可以預測要有狀況發生,防患於未然

2 、即時性 對市場最為敏銳

3 、可控性 降低各項金融商品風險

4 、操作性 做多做空皆可,不像股票受趨勢所影響

5 、金融商品風向球、指標性操作商品

 

各位要先了解一點,期貨本身被稱作先行指標,意指說在行情出現變化時,他是最早出現變化的商品。

 

低手哥在這邊問一下習慣操作股票的朋友,你曾不曾感覺到,當你發現空頭來臨時,早已經跌了 500 點以上 ?

 

亦或是,坊間有老師教你觀察外資現貨買賣超,藉此來抓轉折,但每每法人開始大殺特殺的時候,行情早已一江春水向東流 ?

 

你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專業。

 

我們接下來就來討論,期現貨的頭部時間差。

 

期貨、現貨頭部時間差 

下圖這一波多頭行情上來,並由多翻空的情形。

 

這波多頭行情,主要由去年 12 月的發動點開始,伴隨期貨淨額多單的部位一路向上走,直到今年 4 月橫盤時轉為中性,並由滬台通的消息帶動這一波最後的上漲達到萬點行情。

 

接著 5 月是關鍵,法人一改之前多頭的淨額多,開始換持有空單並持續增加。

 

6 月破底時, M 頭正式形成,帶量下殺的長黑 K 就是最後的撤退點 ( 不是指股票 " 全部砍掉 " ,而是 " 一定要開始減碼 ") ,接著平台整理後繼續空頭第 2 波的殺盤直到現在。

 

 

讓我們將 4 月頭部的日 K 放大來看,一起回到當時的狀況重新判斷一次。

下圖是期貨與現貨的頭部判斷。

普遍期權操作者的頭部認定是 4/29 ,而現貨為 6/4 ,兩者差距 25 個交易日 !

 

 

期現貨頭部的訊號為何? 

剛才提到,當行情轉變時,期貨淨額是第一個可以觀察的訊號。

但是,光靠期貨淨額就能抓到頭部轉折嗎 ?

 

答案是 :不行!

因為期貨淨額因應行情必須要有『累積』,但真的等到累積到一定幅度時,最佳出場點已經過了(雖然仍比現貨時間點早的多)。

 

所以真正的關鍵在於

『創(新)高後的籌碼結構』

 

下表是當時4月中上萬點的籌碼狀況。

 

由這張表能發現一個不合理的現象,那就是指數在創高後,期貨多單不增反減,且一路下降,代表有大咖逢高在偷跑,而且反向在佈空單。

 

4/23 台指期大漲 224 (2.33%) 當天籌碼淨多單來到 1.1 萬多口,隨後兩天繼續創高,但淨額卻比攻擊日 ( 長紅 K) 當天仍少,這就是一個背離現象,也是我們所說的不合理狀態。

 

但即便不合理,如果指數持續走高也不能貿然作空,要等到關鍵的一個要點,這個關鍵雖然簡單,但卻常被人忽略,低手哥在這邊也留個白,讓各位思考一下。

 

之後便一路開始向下走低。

 

但如果從現貨觀察,你則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現象。

現貨在 4/23 後過高的日子持續大買,即便在期貨淨額由多翻空也仍是買超 37E ,直到 5/7 號才出現首次小額賣超。

 

但此時指數已經下跌了 300 點。

如果你要等到賣超超過 100E 才開始認定空頭,你知道你會出場在哪裏嗎 ?

答案是 5/21

這時已經下跌 500 點。

 

而這時心理素質的好壞決定了後面的勝負,在出現關鍵數據後連續反彈 6 日。

如果真在此時出場,後面仍安然無事。

 

 

期現貨頭部時間差的原因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

 

歸究其原因,在於現貨處理上遠比期貨不容易,不僅要考量各持股的成本、類別,更會影響到其他衍生性商品,所以當法人發現高檔有相當風險時,期貨避險部位就會先行進場,現貨則持續調整,進而造成期現貨頭部的時間差。

 

低手哥想闡述的是,如果你藉由現貨來作為判斷指標,雖然不至於大輸,但仍是錯過最佳出場時間,加上已經下挫 500 點,更會影響你的出場意願,所以第一時間的減碼才是真正的關鍵。

 

出場時間過早的問題 

如果將期貨頭部作為判斷基準,會不會有過早出場的問題 ?

說不定指數過了萬點之後,繼續往 1 2 1 5 甚至 2 萬去攻擊,那怎麼辦 ?

 

低手哥給你一個最真誠且實用的答案

『到時候再說』。

 

關於出場過早的問題,其實只是一種心理的感受狀態。

甚麼意思 ?

 

大多數的投資人常態上就是小贏大輸,出場過早的問題早已不是新聞,之所以會擔心出場過早,只是一種擔心錯過行情的過度期待。

 

沒吃到大行情是一種錯覺,不是事實。

請先接受散戶本身就是短線操作的特性,所以要先擔心的不是小贏或大贏的問題,而是要先遏止小輸變成大輸的問題。

 

請不要否認短線操作,短線操作沒甚麼不對,尤其當你對行情有疑慮時。

當你發現期貨已經出現頭部訊號時,代表風險已經出現,無論未來行情如何,應該先就風險考量來進行減碼。

 

即便你沒有操作期貨,但你仍可以藉由期貨頭部確認來減碼手中股票。

 

看到這邊有沒有豁然開朗 ?

因為你已經學會了抓住日 K 型態的轉折方法。

 

空頭來勢洶洶,後市該如何因應 ? 

期貨的可貴之處只有身處空頭時才能感受。

當空頭來臨,挑股票變的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基本面、經濟數據、技術面 ... 等等等都無效,反正該跌的行情就是會跌。

 

而期貨多空皆宜的特性在此才會顯現出來。

 

因此在此時期操作上應該轉為以期貨為主,並將部位縮小至之前股票的一半以下,把資金留在手上度過空頭,並用 50% 的資金做期貨操作,保持敏感度,伺機而入。

 

在這次財富重分配的時候,你真的需要徹底了解期貨。

分配別人,抑或被別人分配 ?

 

這得由你自己來決定。

 

結論 : 

1. 此次空頭來臨,台指還在下墜趨勢中,不要猜底。

2. 期貨可做為市場溫度計,抓住最佳出場時機。

3. 空頭趨勢中,應以期貨操作為主,降低資金等待下次多頭啟動。

4. 財富重新分配時代來臨,由你自己決定是分配或被分配。

 

晚上預告行情: 明日行情如何走? 

1. 手中有空方部位,怎樣處理最得宜 ?

2. 手中有多方部位,怎麼處理損失最小 ?

3. 空手的人如何在震盪行情中獲利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低手解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